廣西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建築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
錄入編輯:流雨代碼| 發布時間:2022-08-26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印發《廣西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廣西建築業產業規模躍上新台階,產業結構實現整體優化,建築工業化程度達到全國平均以上水平,科技創新智能建造取得重大進展,綠色節能建築實現跨越式發展,建築市場秩序治理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工程質量安全健康狀況得到重大改善。
根據規劃,到2025年年末,全區建築業產值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12%。其中,特、一級建築業企業完成產值比重達到70%,區外產值占全區建築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8%。培育一批建築施工、裝配式建築、綠色節能建築等龍頭企業,行業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以上的建築業企業達到1家、100億元以上的建築業企業達到15家。
綠色建築、節能建築得到全麵發展,到2025年,城鎮規劃區內新建建築全麵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實現新建建築施工現場建築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每萬平方米不高於300噸。加大綠色新型牆材的開發生產和推廣應用,實現新型牆材產量占牆材總量比例達92%。
據了解,2021年廣西城鎮化率為55.08%,比全國平均水平落後9.64個百分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大增長潛力。“十四五”時期,廣西大力開展海綿城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重點工程建設,為廣西建築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此外,國內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帶來的新基建也進一步拓寬建築業發展渠道。
據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將從優化產業結構、優化建築市場環境、提升新型建築工業化水平、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創新生產組織模式、打造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全麵發展綠色節能建造、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八個方麵著力,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建築業作為廣西支柱產業地位持續增強,為推進城鄉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作出重要貢獻。